|
作家李洱長篇小說新作《應物兄》近日面世,震動了文學圈。這是一部85萬字、花費作家13年時間創作而成的書。據李洱本身說,小說原始版本為200萬字,13年來光是電腦就用壞了3台。“我寫完心情很是蒼涼,提筆時30多歲,脱稿成为了年近五旬兩鬢花白的人。”
光人物就寫了70多位
《應物兄》以儒學家應物兄為軸心人物,上下勾連、摆布觸及所有的相關者,記述了70多位鮮明生動的當代人,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小說。
《應物兄》是李洱繼《花样》《石榴樹上結櫻桃》以后第三部長篇小說。全書圍繞著虛構的濟州大學“儒學钻研院”的籌建展開,跟隨著主人公台中借錢,應物兄一块儿出場的,還有喬木师长教师、程濟世、葛宏道、欒廷玉、費鳴、文德斯等,他們或是當代大儒,或是跨官场學界的儒官,或是懷揣啟蒙之問而上下求索的學者,每個人都帶著本身的企求與掉,閃光點與缺点,在籌建儒學钻研院的一場大戲中各就列位,兢兢業業地負重而行。
值得一提的是,《應物兄》盡管人物遍及政、商、學、媒體、庙宇、江湖、街市,但主體还是三代學院知識份子,老一代知識份子,除程濟世,都是新中國歷史實踐的參與者、見証者,此中不乏“文革”時期在桃花峪蹲過牛棚的過來人,從而生動刻畫了知識份子這一群體的博奕遊戲,人格特性與精力面孔。
對此,作家周大新評價說,“這部書是當下我看到的最出色的表現知識份子糊口的作品,可以和《圍城》一比。”他認為,李洱的敘述很是細微,細微到像顯微鏡觀察東西的境界,給讀者一種新鮮感和美感。作家金宇澄評價,該作是升級版的《圍城》。
翻開書就象征著庞大挑戰
在一部小說裡,居然會遭受如斯多的引號與書名號,書中触及中外文籍500余種。評論家張生乃至認為,平凡讀者可能會很费劲,讀不懂,翻開書就象征著一場文學挑戰。
《應物兄》借對話、講演、討論、著述、回憶、聯想,所援用和談及的中外古今文獻高達數百種。通過《詩經》《易經》《品德經》《論語》等經史文籍,和《抱负國》《詩學》《五燈會元》《夢溪筆談》《周易本義》《國富論》《哲學史講演錄》等大量中外名著,大致可看出作者的思虑布景和閱讀范圍。書中或展现、或援用、或诬捏、或調侃的詩、詞、曲、對聯、書法、篆刻、繪畫、音樂、戲劇、小說、影視、民謠、段子、廣告、脫口秀等,更是密集出現。讀者則又一次體會到當年《花样》出色的敘述才能帶來的驚艷之感。别的,作者在生物學、歷史學、古典學、語言學、藝術學、醫學甚至堪輿風水、风行文化等領域,做了大量案頭事情,其所積累和觸碰着的知識量堪稱浩大。
這部作品細致地描寫和提到了數十種植物,近百種動物,還有器物和玩具,如鼎、觚、爵、鐘、鼓、羊腸琴弦、玳瑁高蒙心葫蘆、鈴鐺、撥浪鼓﹔食品方面,則對仁德丸子、套五寶、魚咬羊、羊腰子、羊雜碎等,給予了不厭其詳的生動敘述。
對於這種慢節奏的寫作,評論家李敬澤認為,“我們現在大部门小說都屬於急火火的,我有一個故事,一把捉住你,你可別走。這本小說是什麼?是個大園子。逛逛停停,興之所至,天然得趣,這就是這部小說龐大和豐盛之處。”
讓編輯部一等15年
從2002年1月出书《花样》今后,人民文學出书社總編室每一年的年度選題表裡都保存著一項:李洱新作。這一留就到了2017年年末。
終於,2018年年度選題論証和組織會上,編輯劉稚底氣很足:李洱新作来岁鐵定交稿,新書年內出书。這部曾以《焰火》《風雅頌》等各種暫命名留在選題表裡的作品,已經正式定名為《應物兄》。但李洱请求編輯嚴格保密,不克不及流露一個字,因為他不願遭到干擾。
算起來,在《花样》《石榴樹上結櫻桃》以后,足足有13年時間,李洱幾乎沒有再發表過作品,連中短篇的寫作都遏制了。
事實上,這是因為這些年他的糊口變化很大。他和老婆從鄭州搬到了北京。剛剛安宁下來,他的母親突患沉痾,他和三個弟弟在幾座大都会求醫問藥。這期間,依照母親的願望,他們夫婦要了孩子。
闻名評論家王鴻生說,這些年李洱忙事情、忙孩子、忙著替身做嫁衣、忙著組織和參與各類文學活動,“又處在文學圈的漩渦裡,這個人经受了几多難產的焦慮和被冷笑的尷尬,我們不晓得。一邊在平常损耗裡談笑風生,一邊默默運斤、吐絲結繭,他是若何應對外在的壓力和自我的割裂?我們也不晓得。”
至於為什麼寫了這麼久,李洱答道:“馬爾克斯說,小說有多長,它的注釋就應該有多長。小說寫一部,作家為這部小說所做的案牍事情,應該20倍於它的正文。可能其他作家太有才華,但平淡如李洱者,小說寫13年是應該的。”他說,他跟不少西方作家對話的時候,會問對方這部小說寫了多久?“坦白地說,一部小說寫十年、八年都是最正常的。”記者 路艷霞 |
|